近月,環球金融機構連番陷入財困後,全球信貸緊縮、融資困難,美國、歐洲,以至全球股市均受重創。
在如此風高浪急的日子,投資者的心情起伏容易被消息牽引。近期投資界了解到投資行為情緒除涉及宏觀經濟與金融知識以外,心理層次的操作亦不可輕看,因此現代投資學亦興起所謂「投資心理學」(Investment Psychology)或「行為金融學」(Behavioral Finance)的範疇。現在股市異常波動,是訓練投資心理質素的絕好機會。
投資回報易流失
傳統金融學強調理性,理性預期(rational expectations)與有效市場(efficient markets)都是傳統學說的基礎,現在這些理論好像用不着,相反心理方面的運作解釋來得更有說服力。心理學理論認為,每個人面對兩種不能協調的認知時,通常會感到很大的心理衝突,最後為了協調有關衝突,通常都會放棄其中一個認知立場,以回復信念行動的一致性,這個「認知失調理論」(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),解釋為何每當股市被炒高至不合理水平時,雖然心裏知道很有機會「接火棒」,奈何仍見到股份上升,為求盡快合理化有關未能協調的認知,投資者將尋找新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行動。例如:這次再不入市就恐怕走寶,只要跟市跟得貼,善價而沽,現在追入也不差;這次情形不同,股市將仍升下去……。著名金融學學者西格爾(Jeremy J. Siegel)在其著作 Stocks for the Long Run 引述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席勒(Robert Shiller)指出,時尚與社會動態在締造股市泡沫時起着重要作用。
我們看待事物通常會只偏重某一兩個角度,心理學稱之為「知覺偏差」(Perceptual Bias)。例如:所謂的「時近效應」(Recency Effect),這表示最近見到的材枓或聽到的消息,因為印象最清晰,便成為投資者進行交易的依據,反而忽略股份的基本業務分析、宏觀經濟分析與資金流向等因素,正因為投資者善忘,只見到眼前事物的特性,這解釋到為何投資者在股份價格屢創新高後仍敢高追,但股份價格重挫後卻不敢趁低吸納優質股份。
每個人成長時都有逃避傷痛的傾向,在投資市場亦如是,一般投資者面對跌市時,都不會即時止蝕,甚至會博反彈低價「溝貨」,心理學的實證亦證明人有很強烈的「傾向逃避損失」 (Loss Aversion)。與此同時,面對前景未明時,人會傾向找着某些可依靠的事物,這是所謂「前景理論」(Prospect Theory),應用在投資市場,這指投資者面對跌市時,就急忙把有盈利的投資項目套現,卻不肯為已有虧損的投資止蝕,應該止蝕沒有做,相反本應讓利潤滾存下去的機會就因過早沽售已失去,人性就有這種「平衡虧損癖」(get-even-itis Disease),大大降低投資組合的回報表現。
這亦涉及我們如何看待金錢,「行為金融學」提出的「心理賬戶」(Mental Accounting)概念,每人對待做工所賺的錢很重視,相反在投資市場所賺的錢,大多是賬面性質,而且不經自己付出的腦力或勞力,投資者對此沒有太大「感覺」,這解釋到在股市暢旺時股民一擲千金消費的「財富效應」,亦正因為如此,投資者對這筆「賬面財富」敢於面對風險,亦是令他們面對跌市時不肯止蝕的原因。
股值與股價有分別
隨着年紀漸長,愈覺培養優質心理質素很重要;首先是樂觀心態,若果經常負面,很易培養悲觀情緒,容易做錯投資決定;同時要於順境時不要過分自信,過分冒進,但跌市時亦不用過於驚怕,就算面對逆境亦持正面態度,但不要過於懊侮或急於追回損失,以免一錯再錯。
剛去世的投資大師約翰.鄧普頓(John Templeton)指出,股份的價值(Value)與股價(Price)是兩碼子事,股份價值是企業實質的業務價值,股價只是市場給予股份的價錢,其中涉及經濟周期、資金流向、股份供求關係與投資心理的因素,股價會因為這些因素變動而偏離企業價值,投資者要看穿股價走勢的外表,持有具長遠價值的股份才能成為投資贏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