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

你會說甚麼?

當一個冷靜的聲音問你從這一世學習到什麼課業,又想將哪些了悟帶到下一世,你會說甚麼?

眠溯前世 「我是十字軍…」

【聯合報╱編譯王麗娟/報導】
2008.04.27 03:12 am

英國每日郵報26日報導,已故美國醫生史蒂文森(Ian Stevenson)生前接受催眠後談自己輪迴的紀錄,26日成了倫敦一項國際會議的討論焦點。史蒂文森說他上一次死亡是在1276年,地點是耶路撒冷,當時教宗格里高里十世(Gregory X)於對伊斯蘭的戰爭中居下風,基督徒準備向命運低頭。

史蒂文森說,死前數小時,他充滿恐懼。他與100名騎士困在一座美麗的圓頂教堂內。天亮時,眾人準備迎接最後一戰,心知肚明凶多吉少。

史蒂文森敘述道,他將備戰的這一切,還有眾人的磨刀霍霍看在眼裡。但更重要的,是為自己的死亡作準備。身為伊斯蘭城市的修道士,他自知難逃一死。騎士出發離去時,他改到教堂的側堂祈禱,請求寬恕。

他從肯特來到「聖地」,目的是為殺敵。他仍痛恨穆斯林,但發現也不喜歡基督徒。十字軍的腐化令他不齒,他想從此不問世事,但為時已晚。側堂起火時,他看著火勢吞噬了教堂與自己。黑暗中,他望見一道白光。一個冷靜的聲音問他從這一世學習到什麼課業,又想將哪些了悟帶到下一世。

那是前世回溯治療師威爾師(David Wells)的聲音,也是引導他進入前世的人。花數十年研究輪迴現象的史蒂文森,收集了可觀的輪迴證據。他至少紀錄了3000名兒童的前世經驗。

【2008/04/27 聯合報】

是循環嗎?

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

哲學之道



從銀閣寺走到南禪寺的小徑,由於昔日哲學家西田幾多郎,經常在此思考、散步,故被稱為「哲學之道」。看著櫻花,更添哲學之道的羅曼蒂克,優哉悠哉的時光慢慢地流動。春日染井吉野櫻競相綻開,或白或粉紅,櫻枝低垂伸入渠岸或水中,倒影著優美的姿態,散步疏水水道畔,或可感受西田幾多郎一面漫步,一面傾聽著水道演奏著,水的回音繚繞著春日樂章,忘卻塵囂,甚是消遙寫意。
現在,就在哲學之道歇歇腳,聽一聽你心中最動人的音樂,好嗎?


慢慢地步行到櫻花樹旁的伏見稻荷大社,有千本鳥居之名的伏見稻荷大社,據史書記載始建於公元711年,由當地豪族秦氏所建立,再延伸至日本各地,京都的大社是日本全國各地四萬所稻荷神社的總社。稻荷神社是日本人信奉的保佑商業繁榮昌盛﹑五谷豐收之神的所在地。

由於京都地處盆地,冬冷夏熱可栽種的土地有限,自古以來日本全國各地的貨物及原料擁進來這裡,再經過京都工藝巧手加工成精緻商品向外輸出。從江戶時代起,前來此地許願的人們會捐款在神社境內豎立一座鳥居,使得沿著稻荷山山麓,豎有數量驚人的大小鳥居,連綿不斷朱紅色的千本鳥居,穿過山間小溪,直通稻荷山山頂,最早的鳥居,更可追溯至大正年間。

稻荷是狐狸的意思,被供奉的狐是稻荷神的信差。對狐狸的印象,就是貪婪的動物。觀乎這條由成千上萬的千鳥居組成的朱紅色隧道,穿插其中,望著大千世界奉納的素願,你可感受到人從古以來對財貨的欲望。想像著守護這裡數百年的狐狸不斷地向稻荷神訴說世人「今」生所追尋著各式各樣的寶「貝」,就只會起了「貪」念,或許這正正諷刺著世人對名與利的貪戀比狐狸更甚。


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

辭職

辭職就像分手,可以有千萬個理由,亦可能找不著原因

從來就不會與工作談戀愛,我會盡力做好要做的事,當中我只相信這是一場一買一賣的交易

當覺得在一個崗位已經沒有更大的增長空間,便會離開

當覺得再做下去,都只有一個「困」字就離開

當覺得內心越來越不平衡,只好離開

當覺得人身安全有可能受威脅,唯有離開

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

公平?!

為了一件無聊的事,又聽見有人大聲疾呼著一句老掉牙的廢話:「咁咪好唔公平!」

如果你還是讀幼稚園小學,我會思考一下怎樣回答。

而你已經長大成人,無論對方說甚麼,請你明白,大都是敷𧗠你而已!

世界就是不公平 ﹣為何你可安在家中玩電腦,而別人就要耕田種米給你吃?

成熟點吧!香港人!

混亂的衝突




下次我們再遇到混亂的衝突、所有神蹟都不見了,只有使人震耳欲聾的沉默,又被令 人作嘔的荒謬現實打得頭昏眼花時,讓我們記得,有個人就站在我們身邊,他和我們同在,絕不會開溜。他和我們同在,不是要賜下上帝的愛,而是要把我們的苦 難、生命垂危以及正當的抗議交在上帝的慈愛和保守中。

生命中的混亂大怪物還是會讓我發抖,我們不能欺騙自己。無辜者的受苦、死亡和壓制的橫行,都是在上帝的世界中毫無道理的荒謬實況,而苦難仍會是荒唐、毫無道理的事實;除非我們和上帝一起在權力下變軟弱、但在愛中變剛強,並讓自己委身於上帝的呼召。

那上帝的呼召是什麼?可能會像是《小王子》中那隻神秘的狐狸對小男孩說的話:「只有用心看,我們才能看得正確;真正重要的是肉眼看不到的。」

歸去來兮



四年來的經歴,深深體會到陶潛寫歸去來兮的感覺,

形役己心,惆悵獨悲,鳥倦知還。

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。迷途未遠,今是昨非。

樂乎天命復奚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