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14日
無窮無盡
昨天提到的著名英國哲學家羅素,多次撰文提出「上帝並不存在」的主張。作為一位無神論者,他不同意的,是整體「神」的觀念,而不是某一個宗教;但因為他生於、處於篤信基督教的英國,所以在言論中,往往針對基督教教義發表意見。誠然,宗教並非建基於科學,宣揚的雖然是「做人的道理」,但沒有須要更沒有責任為自己「教義的道理」辯護,或用剖析科學現象的方法來「自圓其說」。維繫宗教的是「信仰」,亦只有是信仰而已;信則有,不信則無。不過,基督教對神的存在,也有不少世俗的論點;所謂「世俗」,是指人類腦子思考中所能了解的範疇。舉一個例,假如魚能思想,你試向它解釋水的存在和功用,它應該能明白,正如我們雖然看不到空氣,但不可離開空氣生存,若仔細闡釋,我們是能明白空氣的。但如果我們試圖向一條魚解釋「火」,那可會是十分吃力不討好的事,窮它的能力和想像,它不可能有足夠的領悟力,能知道什麼是「火」。基督教用以解釋「神」的基本「世俗」論點之一,用的是「追本溯源」的方法。方法是這樣的:以世界為例,為什麼會有這個世界?世界從何而來?理論上,必然有一個「前因」。「前因」之前,當會有另一個前因;用這方法追溯下去,應有一個「再沒有前因」的前因,那就會是萬物之源,我們乃稱之為「神」。這裏面有沒有道理?表面上好像把問題解決了,但實際上只是用一個「再沒有前因」的理念,把大家擋駕,叫我們不要思考下去:只是停在那裏,以這個觀念做起點,加上自己個人死心塌地的「信仰」,事情就解決了。
羅素舉了源自印度教的例子。根據印度教,世界是由一隻碩大無朋的巨象撐着。那麼這巨象站在哪裏?答案是站在一隻巨龜身上。再問下去,這隻巨龜又在哪裏?那可答不出來了。所以,這個有關「起源」的問題,以人類有限的智慧而言,是不可能有答案的。另一方面,用同樣的道理往另一個「盡頭」望過去,「最終」結局會是怎樣?也會是無從知道,甚至無從思考的。如果勉強說某一項個別的事物終結了,只可以是指局部的,而不是全部的。例如英國著名的說法The King is dead, long live the King:「國王駕崩,國王永生」;死的只是某一個坐在王座上的人,他尚有繼承人,從「國家不可一日無君」的原則來看,國君尚在,王權還未完。在這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去世,甚至放眼廣闊一些,每時每刻都有不同的生物凋亡,但世界仍是生生不息地繼續。可能有一天地球整體完了,於是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也完了,但還有太陽系及其他行星。待太陽系也完結之時,尚有銀河以至銀河以外的其他天體。時間和空間「無窮盡」的觀念,哪是人類所能理解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