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6日
個人主義,這幾百年來都代表了人的解放。在西方,個人主義令人擺脫了宗教及教會、神權、壓抑人性的道德教條等;在東方,則是擺脫了君權、封建道德教條、大家庭等。
可是,每一代在年輕時都爭取更多的個人權利及自由,老來卻往往覺得下一代變得太自我中心。我們的父母覺得我們太自我中心,我們則覺得八、九十後太自我中心。鼓勵分享的面書一代,更被認為自我中心至自戀程度,面書一代不是自戀,怎會認為自己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──例如午餐吃了什麼、買了什麼小飾物、看了那一齣電影等──別人都有興趣知道?
自我中心的人,什麼都由我出發,沒有同理心,沒有同情心,不知道怎樣穿上別人的鞋子看世界。駕車時罵路人不守規矩,胡亂走出馬路,阻礙他駕車;走路時罵司機沒道路禮貌,胡亂響號,不懂得禮讓行人。占飛還記得中學時讀過一本很風趣的英國幽默小說,叫做Three Men in a Boat(1889),描寫人的自我中心,相隔百多年,還是令人忍俊不禁。
遺世獨立自戀
自我中心跟自戀,有天與地的差別。面書一代的自戀,又跟傳統希臘神話說的自戀,有天與地的差別。
最原始的希臘神話講Narcissus整天在河邊看自己的倒影,悠然自得其樂,因他覺得所有人都比不上自己,只有自己可戀可愛。真正的自戀者對別人的看法無可無不可,全不放在心上。別人崇拜他,他淡然處之,並不會為此多一分歡欣;別人鄙夷他,他亦不計較,並不會為此多一分煩惱。我獨來獨往,來去無牽掛──這才是真真正正的自戀。
真正的自戀者傲岸自高,遺世而獨立,要玩健身便在家中獨對鏡子玩,無須在健身中心對着馬路、讓所有行人都看得見的玩。其實,藝術家無論多謙虛,都多多少少有點自戀,否則就做不成藝術家。
隨波逐流自我
面書一代的自戀,許多時候是自我中心,而不是自戀。若不是時時刻刻需要別人的注視,需要別人的Like,需要跟別人聯繫,想知道別人在幹什麼,他何必分分秒秒上面書?面書一代不必有過人之處,只求別人的注視及讚賞。假若自嘲、自貶身價,或暴露自己的身體或私隱,可以賺取別人的Like,他會不惜一切的去做。這解釋了雖然父母師長千叮萬囑,青春少艾還是喜歡玩自拍,或搔首弄姿,或輕解羅裙拍性感照,因為女性喜歡別人給她的胴體及她的性吸引力一個Like,因為她要在她喜歡的男人眼睛中看到Like,才能肯定自我。
別以為面書一代喜歡獨自躲在家中上網,就是個人主義者。他們大多只是「宅」而已。他們不是「我思故我在」,而是iungo ergo sum(I connect, therefore I am)。他不在面書中跟朋友不斷聯繫,不斷分享,他就等於不存在,等於沒有了個人身份認同。從這個角度看,他們倒有點像1950年代David Riesman在《孤獨的群眾》(The Lonely Crowd)一書中刻劃的「他者取向」(other-directed)的人,凡事跟大隊走、害怕離群。朋友看過《那些年》,他便要去看。朋友說好看,他不敢說不好看。這樣的人怎稱得上是自戀者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