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

成也《大時代》 敗也《大時代》

2011年11月16日

占飛 忽然文化


曾經問過不少導演,何故號稱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,連一套有特色、地道的財經類型電影都欠奉?歷來香港經歷多次股災、官鱷大戰、細價股風暴、科網泡沫爆破,隨手撿來一兩件事已可獨立成劇,但編劇們拒絕動腦只會計算,又怕跳不出加插財經橋段「太細緻怕難明、太簡單會膚淺」的困局,故此香港影視界金融類代表作,講足二十年都是《大時代》,出不到一套媲美美國Wall Street的港產Exchange Square?更何況是層次高於《財經透視》像《呃錢帝國》(Inside Job)的深喉紀錄。

真是成也《大時代》敗也《大時代》。往後的電影人好的唔學,模擬《大時代》的黑色荒誕不夠淋漓,卻先被其「死人塌樓」的套路綑綁,近年贏得口碑的《竊聽風雲》一二集、《奪命金》亦難衝破這囚牢。

港片見紅情意結

占飛不怪杜琪峰,因為《奪命金》已經很努力,避免重複自己賴以成名的黑社會風格,而且諷刺得來傳達了許多訊息,蘇杏璇那句「清楚明白」正是戲味和精髓所在。我深信刻意要加殺人、「見紅」情節,全是出於金主意思。阿諛奉承至失去自我的電影人太多,杜老哥的敢言令占飛五體投地。

是什麼令金主不敢冒險,認為拍金融題材電影要加槍戰、飆車、豔情、奇幻、黑幫才有娛樂性、劇力萬鈞,否則就會淪為沉悶平實的新聞透視?荷里活出品的《孖展風雲》(Margin Call)作了一個大膽實驗和近乎完美的專業示範。

《孖展風雲》寫疑似雷曼爆煲前二十四小時的模擬場景,在各高層如何處理危機來反映人性的貪婪無情。據聞此片只用約300萬美元製作、十七天拍完,全片沒有「枕頭和拳頭」,低成本到基本上只有辦公室場景和少許街景,最貴的道具是一架私人直升機(當然未計粒粒巨星的不菲片酬),卻依然能拍出千軍萬馬之勢、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。這還不止,全片還是由頭到尾都是對白(即「口水戲」),乾淨得出奇,但基於劇本寫得好、人物設計得好,對白又絕核,再加上一班老戲骨在華山論劍(華山換了華爾街),基本上齋睇Jeremy Irons、電視劇《心計》的Simon Baker、Demi Moore鬥戲,一個眼神或嘴角一掀,已經能牽動觀眾思緒起伏,不像港產片,永遠要靠吵架和打架來製造衝突。

爆煲過程簡單化

導演為拍廣告片及MV出身的JC Chandor,其父親在美林工作四十年,他最神奇的是把深奧的技術性財經概念,變為牛頭角順嫂都能明白的內容,點扭?就係透過高層向下拋下一句「我能坐在此位與智慧無關」,再着下屬把爆煲過程簡單陳述就輕易做到,此舉既能高招地讓觀眾有概念,更能諷刺在上位者腦殘,一石二鳥。難怪這片今年年初在美國辛丹斯(Sundance)電影節參展,並獲柏林影展金熊獎提名而大受注目。正是因為每個人物的性格設計多樣而不重複,就算是毫無金融常識的師奶,把它當是美國版《萬凰之王》來看,也會拍爛手掌。

反觀今時今日香港影壇,夠膽「講」的人太少,電影局限愈來愈多,結果是觀眾的選擇愈來愈少;《孖展風雲》能刀仔鋸大樹,應能令諸多藉口、矮化觀眾的香港電影人汗顏兼語塞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