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15日
在哲學中,有一個試圖解釋「神」的辯說,叫「智能設計」;其中的道理,大致是這樣的:請看世界四周,試仔細瞭解其整體和每一個細節。你見到的,可以說是一個碩大的「機動組織」,像是機械般在操作,而這個「機器」,本身亦是由無數較小型的機器組成。再同樣地細分下去,可見到一些更纖微的體系,直至達到人類官能再也無法分辨和解釋的層面,但會仍然是未有止境。所有這些機動的體系,包括其中每一個零件,都息息相關,互相配合而又彼此牽制,其精確性令人嘆為觀止。自然界中遍布的,滿是一些由成因去到成果的現象,一環扣一環,正好比是人類在致力研發中,經由明悟、智慧、思考、以至設想,所能產生的成品;只不過大自然的創舉,顯然比較人類的小發明來得更宏偉淵博。從這裏,我們可以聯想以至推論,這個設計精巧的世界,是有其「造物者」的,也就是有「神」的存在。
從另一個角度看,世界上顯而易見的自然秩序、美況、奧妙和種種的因果,不可能是從雜亂無章中無意而成的,一定是有一個更高層次的「神」在主宰一切。舉一個例,一個精美準確的鐘,不會是由一堆鐘擺、發條等零件自動地湊合的,一定會是先有一名鐘表匠;一座安穩堅固的房子,也必然有其建築設計師。不同意這論調的人說以人類有限的智慧作這種比擬式的推論,乃是不適當。誠然以專注的態度和利用智慧及學識經驗,是可以造出一個鐘;但這並不是說,別的事物也必然須用同樣的方法才可以造出來。在生物的演進方面《進化論》提供了一個答案: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。在進化的過程中,並不是有一個「設計家」在專注地設計,只是在不同的環境中,每一個生物為了能適應,都不停地在自己身上造出不同的變化;在林林總總「為求適應」的變化中,從來沒有動用到「智能」作取捨。換言之,生物的傳承,既非仗着自己聰明才智的能力去揀取最「適己」的選擇,也從沒有其他(或更高層次)的動力在協助,只是,那些無意中揀對了的都能留下來(生存、傳宗接代),揀錯的則都死了。此外還有兩個反駁「智能設計」的論調。一個說:不經意(甚至湊巧)的後果,每每能產生;但不能單單因為它難以置信,就斷言其中必有「着意設計」的因素。例如我單獨中了六合彩頭獎,那是因在千萬投注者中,我是唯一買中六個得獎號碼,所有其他人買的都不中,內中並無任何「人為的設計」(作弊)。另一個論調來自哲學家羅素。他說如果真的有一個設計家在統籌,那麼設計的準繩在哪裏?獵人說兔子的耳朵長,這設計真好,躲在草叢中也可以看到;對此,相信兔子會是大不以為然。再者如果有經(精心)設計,世界情況怎會這樣糟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