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

為什麼他們拒絕相信真相?

2011年8月13日

占飛 忽然文化


人類費最大的力氣,冒最大的危險去追求的是什麼?愛情、自由抑或財富?通通不是,是真相。警方要查出真相,記者要報道真相,科學家要發現有關宇宙和世界如何運作的客觀、觀察得到,甚至可以證明的真相。藝術家要呈現的,則是人類生存處境與生命本質的實相。溫州動車相撞事故的遇難者家屬,最大的訴求也是「還我真相」。

在新約約翰福音第八章,耶穌對追隨他的猶太人說:「你們若遵守我的道,就是我忠實的門徒。你們必曉得真理,而真理必叫你們得到自由。」在今天這個日趨世俗化和理性主義抬頭的社會,「真理」一詞已經被「真相」所取代;而「真相必叫你們得到自由」(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)這句話,亦被普遍接受為生活法則(law of life),其顛撲不破與不辯自明,恍如雨從天降和太陽從東邊升起這些自然定律一樣。

呈現人性陰暗?

可是看清一點、想深一層,不難發現世人對真相的追求與堅持,只是口惠而實不至的假殷勤(lip service)。在關鍵時刻,我們往往寧取救命的謊言(the saving lie)而不忍面對血肉模糊的真相(the brutal truth)。人類這種欺騙自己的能耐,大儒和智者瞭然於心。詩人艾略特(T.S. Eliot)講到明,人承受現實的能力有限(Mankind cannot bear very much reality)。在「小說大師」亨利.詹斯(Henry James)的傑作《鴿子的翅膀》(The Wings of the Dove),女主角Kate設愛情騙局引富家女上釣,她的男朋友Merton飽受良心譴責。Kate 不耐煩地告訴Merton:「她要的不是真相,她要的是你。」(She doesn't want the truth. She wants you.)

真相呈現的,常常是人性陰暗的一面,以及權力的運作及其後果。它不僅讓我們看到壓迫與剝削、無能與腐敗,更令我們質疑甚至憎恨製造壓迫與剝削、包庇無能與腐敗的制度、決策與當權者。在這個意義上,真相挑戰建制、顛覆現狀;而擁有權力的人與既得利益者千方百計要掩蓋真相,也就不難理解了。

鴕鳥心態作祟?

假象與真相的角力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發生,我們更不時參與其中。隨便打開報紙,真相被噴霧、塗改、加工和扭曲的新聞觸目皆是:美國政府債台高築卻堅信只要不停印銀紙就可解決問題;港交所網頁被黑客入侵,導致七隻股票停牌,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回應是「這就是黑客要做的事情」;亞視將陳年舊騷重播又重播,卻將節目美其名為《邁向55周年經典回味》;病態賭徒輸晒成副身家,卻埋怨自己的運氣不濟。

以上所舉例子的嚴重性不可相提並論,但當事人否認事實(in denial)的心態則一。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,「in denial」是一種拒絕承認現實、拒絕相信真相的心理狀態。美國政府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一貫態度,固然是人類這種防禦機制的不斷運作;曾俊華、亞視管理層與病態賭徒的鴕鳥心態其實又何嘗不是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