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

怎一個「忙」字了得?

2010年8月26日

生命通識

岑逸飛


香港人見面都問「忙不忙?」,答案多是說:「忙,很忙。」大家都想當然地理解這是什麼意思。可是一旦仔細探究忙些什麼?究竟「忙」如何佔據我們的生活?這問題就頗值得玩味。

人們不是一生出來便是忙人,所謂「忙」是我們的主觀選擇,為生活所作的規劃、安排,因為現代生活立足於「忙」,這是時代的精神象徵。如今這世界已難找個閒人,人人都忙,富人忙,窮人也忙。都市人忙,鄉下人也忙﹔工作時忙,連休閒時、假期時也忙,十天遊歐洲,去了七個國家,怎會不忙?總之生活就是忙,做人就是忙,大家都說是勞碌命,身忙心也忙,「忙」確是一個問題,有沒有想過要擺脫?

讓我們先看「忙」字的內涵演化。古書上「忙」字同「恾」字,本義是憂慮、害怕。後來「忙」字又加上「急遽」義,甚至表示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慌亂狀態。再簡單點看,「忙」字是心旁加一個「亡」字,「忙」顯然同精神狀況有關,是心的消亡,即心的迷失。這種身心不安寧的「忙」,佛家稱為「煩惱」,來自「貪、瞋、癡」三毒。

吳正清寫《給大忙人看的佛法書》,便是想給迷惘無助、好比無頭蒼蠅的忙人,將一個個佛法故事娓娓道來,期望他們都能學會放鬆自己,找到一張讓心靈放鬆的按摩椅,有一顆隨緣心、平常心、慈悲心、感恩心、因果心、超脫心、修行心和自助心。人在旅途,最怕疲於奔命,茫然若失,苦海無邊﹗

氣定神閒的人不會忙。人一忙,心就亂。由怕而忙,由忙而亂,由亂而惑。現代管理學對於因亂惑生出的情緒,最常見解決方法,是以效率為手段,以功利為目的,稱之為「時間管理」。這方法無疑有一定功效,但往往又是治標,未能治本,有如飲鴆止渴。

若未能找出生命的真諦,以效率手段來消除忙碌,其導向可能是更忙、更亂、更惑,一個揮之不去的惡性循環,恰如莊子《齊物論》所說的:「人之生也,固若是芒乎?其我獨芒,而人亦有不芒者乎?」意思是人生在世,就是這樣莫名其妙地茫茫然嗎?有誰找到生命的真諦,從而不再迷惑茫然?

今人喜以「閒」來治療「忙」,但須要了解是什麼意義的「閒」?是無所事事、遊戲人生的「閒」,還是跟着感覺走,及時行樂的「閒」?最有閒心的是道家,「閒」重空間,亦重時間,所謂逍遙自在,就是充滿時空意識的「閒」義。天道是閒,人道是忙,道家一任自然是學天的閒道。

即使是儒家,雖說講「天道酬勤」,但「勤」不是忙,儒家的「勤」,背後是「敬」,能敬才能講道理,有原則,生活有序。忙的特色是無序,而「天道酬勤」,這裏的「勤」卻與「閒」相通,「閒」不是懶,而是張弛有道,與時偕行,恰到好處,這不是「忙」的補充,而是對「忙」的超越。

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

如何令謊言立於不敗之地

2010年10月2日

麗都美識

陳頌紅

先旨聲明,寫這樣一篇文章,並不是要鼓勵大家多說謊,只是希望在你無可奈何、必須說一些善意謊言的時候,不會那麼容易被對方看穿,引起更大誤會和傷感而已。

美國科學專欄作家Jeff White提出了「如何成為無敵說謊者的十個秘技」:

要有充分理由。最不應該就是慣性撒謊。正如心理學家Charles Ford 所說,失敗的撒謊者,現在大多關在監獄中,而成功的撒謊者就在外面統治世界。他們之間的分別是:事無大小都說謊的人,很容易被人抓到;真正「專才」,平日盡可能不說謊,儲備彈藥,建立誠實美好形象,然後在必要時,人人都會選擇信任你。

為謊言打穩基礎。一九九○年一項研究指出,說謊前預先考量好所有細節,以及任何有犯駁之處,會比沒有預演,臨急時才隨口編謊言有效得多。如果能在說出口前綵排幾次,效果會更好。

說實話—不過是以誤導形式。最完美的謊言,當然就是實話,不過可以用誤導方式講出實情,令對方自己建立錯誤印象。這一類「說謊」,也會令人覺得罪惡感減半。

認清你要說謊的對象。要令對方相信你,首先,要了解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。在對方熟悉的領域裝成專家,在對方討厭的範疇扮作有興趣,完全是錯誤投資。

謊言要始終如一。同一個謊言,對着不同的人說不同版本,最容易被拆穿。

保持鎮定和集中。一說完「故事」就鬆一口氣,或者全程緊張不已,前言不對後語,傻的也知道你在說謊。

小心身體語言出賣你。摸鼻、避開眼神接觸、坐立不安、說話結結巴巴,都是眾所周知的說謊特徵。

如果對方開始懷疑,就要找方法令對方分心。最著名例子:像莎朗史東在《本能》中向盤問她的警察那樣「露一腿」。

必要時惡人先告狀。政客最鍾愛的方法。

最後,預先想好把要說謊的責任推到誰身上,可以降低對方發現後的憤慨。

以美麗謊言建立烏托邦

2010年10月1日

麗都美識

陳頌紅


大抵你沒有想過,當所有人半句謊言都不再說,百分百對人對己都誠實,一切言語不再在深思後過濾,世界會變成怎樣?也許,會正如賈各布斯在他的《我的白老鼠狂想曲》(A. J. Jacobs, The Guinea Pig Diaries)所說,「欺騙才使我們的世界得以運轉。沒有謊言,婚姻會崩潰,僱員會被開除,自我會粉碎,政府會垮台。」

例如,當醫生告訴你,你老婆有重病,你轉頭就跟你老婆說,看情形你死定了,沒救了,等死吧!當你朋友帶着六歲頑皮兒子到你家,她不斷稱讚自己兒子多聰明多活潑,然而,你卻告訴她,她太看得起自己兒子了,他只是一個有過度活躍症的膿包?請她下次別帶兒子來?當上司說你寫的計劃書是垃圾,你指着他的太陽穴,質問他這輩子有沒有寫過一份比你那份更好的計劃書?再告訴他,他只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豬玀?又,當你好友自豪地告訴你,她男友說她長得像李嘉欣,你殘酷地說,中國叫做「李嘉欣」的有九萬幾人,她男友指的應該是最醜一個……

美國麻薩諸塞大學社會及行為心理學家Robert Feldman曾有一個研究指出,在學校中最受歡迎的小孩子,是最懂得說謊的一批。當然,這不代表「說謊令你受歡迎」,而是代表你知道在什麼時候,應該或不應該說什麼話。在Feldman著作The Liar in Your Life的序言中,他提到我們要沉思的,並非別人有沒有向我們說謊,而是他們撒了多少謊,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。我們會相信這些說話,很可能是我們根本想欺騙自己。說謊者不一定是為了個人利益,或者某些陰險深沉之目的,而只是想令兩人關係更和諧,令對方聽到一些比較安心寬慰的說話。

Feldman認為,最常見的「善意謊言」是為了禮貌、為了私隱,以及為了保護自己或對方尊嚴。我很明白。就正如伴侶要縮肚、深深吸氣後才能艱辛地扣好褲子鈕扣,他尷尬地看着我,我會說「該死的洗衣機,洗完的褲子總是會縮窄一兩吋……」。

辦公室是監獄?


有人為錢拚搏,有人掙錢買花戴,有人埋頭苦幹,有人得過且過,有人搬弄是非,有人沉默寡言,有人才華橫溢,有人浪得虛名,有人不惜一切向上爬,有人辭官歸故里。辦公室裏布下一個又一個隱形殺陣,未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鹿死誰手。能透過法眼離岸觀戰、心中有數的,通常只有一人:老闆。如果你知道現代辦公室的設計原來源自監獄,老闆就等於獄卒,也許你會更明白,勝者,向來就只有一個。

根據九、十月號《科學人思維》(Scientific American Mind),現代開放式辦公室雛形是參照十八世紀一種「圓形監獄」(Panopticon)而設計。獄卒位處圓形監獄中央地段,一眼關七,可以以少量人手監控大量囚犯。而辦公室起源於中世紀時代,當時教堂及皇室貴族都需要一些文件抄寫員替他們處理日常事務。這些抄寫員會在一間放滿書籍、文件、文具等的房間進行工作。後來這些地方也叫做「圖書館」。直到十四世紀,英國作家Geoffrey Chaucer在他的故事集中首次以office作為商業辦公地方名稱,自此辦公室和圖書館的作用便涇渭分明。

辦公室設計跟員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莫大關係。無遮無掩的開放式辦公室,雖然可以讓上司易於監察員工工作情況,但是蘇格蘭斯特靈大學的研究指出,員工在沒有私隱的環境下工作,更容易患病,尤其是頭暈、頭痛、眼睛敏感和呼吸系統不暢。

另外,英國艾斯特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研究也指出,如果完全沒有裝飾、沒有私人物件的辦公室或辦公桌,員工工作效率偏低。擺放了掛畫、盆栽等,工作效率可以提升百分之十五。如果員工可以自行裝飾辦公室或辦公桌周圍環境,效率更可提升百分之三十。南韓中央大學也對四百個白領做過類似調查,發現當員工覺得自己對工作環境有控制權,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都會立刻減少。心理學家認為,白領每天有八小時在辦公室內,猶如半個家,如果沒有歸屬感,渾身不舒暢,感覺就跟坐牢一樣沒分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