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

怎一個「忙」字了得?

2010年8月26日

生命通識

岑逸飛


香港人見面都問「忙不忙?」,答案多是說:「忙,很忙。」大家都想當然地理解這是什麼意思。可是一旦仔細探究忙些什麼?究竟「忙」如何佔據我們的生活?這問題就頗值得玩味。

人們不是一生出來便是忙人,所謂「忙」是我們的主觀選擇,為生活所作的規劃、安排,因為現代生活立足於「忙」,這是時代的精神象徵。如今這世界已難找個閒人,人人都忙,富人忙,窮人也忙。都市人忙,鄉下人也忙﹔工作時忙,連休閒時、假期時也忙,十天遊歐洲,去了七個國家,怎會不忙?總之生活就是忙,做人就是忙,大家都說是勞碌命,身忙心也忙,「忙」確是一個問題,有沒有想過要擺脫?

讓我們先看「忙」字的內涵演化。古書上「忙」字同「恾」字,本義是憂慮、害怕。後來「忙」字又加上「急遽」義,甚至表示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慌亂狀態。再簡單點看,「忙」字是心旁加一個「亡」字,「忙」顯然同精神狀況有關,是心的消亡,即心的迷失。這種身心不安寧的「忙」,佛家稱為「煩惱」,來自「貪、瞋、癡」三毒。

吳正清寫《給大忙人看的佛法書》,便是想給迷惘無助、好比無頭蒼蠅的忙人,將一個個佛法故事娓娓道來,期望他們都能學會放鬆自己,找到一張讓心靈放鬆的按摩椅,有一顆隨緣心、平常心、慈悲心、感恩心、因果心、超脫心、修行心和自助心。人在旅途,最怕疲於奔命,茫然若失,苦海無邊﹗

氣定神閒的人不會忙。人一忙,心就亂。由怕而忙,由忙而亂,由亂而惑。現代管理學對於因亂惑生出的情緒,最常見解決方法,是以效率為手段,以功利為目的,稱之為「時間管理」。這方法無疑有一定功效,但往往又是治標,未能治本,有如飲鴆止渴。

若未能找出生命的真諦,以效率手段來消除忙碌,其導向可能是更忙、更亂、更惑,一個揮之不去的惡性循環,恰如莊子《齊物論》所說的:「人之生也,固若是芒乎?其我獨芒,而人亦有不芒者乎?」意思是人生在世,就是這樣莫名其妙地茫茫然嗎?有誰找到生命的真諦,從而不再迷惑茫然?

今人喜以「閒」來治療「忙」,但須要了解是什麼意義的「閒」?是無所事事、遊戲人生的「閒」,還是跟着感覺走,及時行樂的「閒」?最有閒心的是道家,「閒」重空間,亦重時間,所謂逍遙自在,就是充滿時空意識的「閒」義。天道是閒,人道是忙,道家一任自然是學天的閒道。

即使是儒家,雖說講「天道酬勤」,但「勤」不是忙,儒家的「勤」,背後是「敬」,能敬才能講道理,有原則,生活有序。忙的特色是無序,而「天道酬勤」,這裏的「勤」卻與「閒」相通,「閒」不是懶,而是張弛有道,與時偕行,恰到好處,這不是「忙」的補充,而是對「忙」的超越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