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

過度小心會變得了無生趣

2010年1月26日

麗都美識

陳頌紅


最怕「開口夾着脷」。

所以,選擇多聽,少講。

小時候在外頭只要說錯一句半句話,媽媽就會悄悄在我耳邊說「待會兒回家你就知道後果」,然後一踏進家門,藤條就往身上抽,所以我深深明白什麼叫做「多講多錯,唔講唔錯」的大道理。久而久之,形成了我「不敢多說一句話,不敢多走一步路」的沉默寡言、小心翼翼性格。加上現在的伴侶實在太喜歡說話,往往只有他發表偉論的份兒,沒有我插嘴的空隙,我也樂得省一口氣暖肚。

美國塔夫斯大學(Tufts University)的心理學家Evan Apfelbaum 和Samuel Sommers在《心理科學》(Psychological Science)刊登過一項研究報告,指出凡事小心翼翼,謹言慎行,而且對美食、美色、華衣等自我控制能力都很高的人,無疑意志力堅定,值得嘉許,但與此同時,這種強橫意志力,卻有可能成為快樂人生的絆腳石。

研究人員邀請了一群白人受試者,其中一半首先進行一系列極度耗費精神的電腦測驗。目的是令他們感到筋疲力竭、頭痛腦熱,認知能力的儲量和對人的防範都因而下降。之後,兩批人都會跟一名黑人訪問員或者一名白人訪問員,討論種族差異的問題。在討論完畢之後,受試者要評價自己在談話中的互動以及感受,例如要把討論過程評定為不安、尷尬、難應付,還是享受等等。同樣,訪問員都要對受試者進行評分。

結果顯示,那些依然保持高度自制,說話小心翼翼,完全不會牽涉任何種族歧視字眼的受試者,無論是他們自己,抑或是訪問員的評價,都是「不安」或者「不享受」。相反,那些已經無力克制自己,開始口不擇言的受試者,反而感到過程輕鬆自在。黑人訪問員亦覺得不刻意控制自己去避免種族偏見的受試者,回答問題時會更直接,說話也更有趣,雙方互動比較多,所以過程愉快。而說話前總是想得太多的受試者,由於過度武裝自己,卻好心做壞事,反而更令黑人訪問員感到對方帶着有色眼鏡。

心理學家說,過度自我克制對自己和他人都會有反效果。所以我終於明白,為什麼林黛玉會魂歸離恨天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