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

跳出框框

跳出框框

顧小培

在過去的兩天,我拿當今世界上一般政府採用的「教育制度」為引子,用以比較「監管藥物制度」中的一些弊端。為了能將想說的話用更生動的方法表達出來,我形容說:在「教育生產線」的輸送帶上,小孩由「教育工人」(教師)加工。一方面,「製成品」(學生)的素質,被公式化的作業程序所囿,之後往往不容易跳出框框;另一方面,加於教師身上的規限管制,喧賓奪主,成了教育的絆腳石。

今天我須急急向所有老師賠罪。我不是將老師比作工廠中的工人,我只是想指出,教師在「教育巨輪」中的角色,不可避免地受到約束,自主的空間愈來愈窄,最終走不出「刻板作業」的窠臼。我在小學時的一位老師,課餘教我讀《古文觀止》,什麼〈祭鱷魚文〉、〈陋室銘〉、〈賣柑者言〉,內容有趣,微言大義,小孩子也不難領悟;另一方面,文體風格清新,用字恰到好處,遵老師所囑,將文章背誦,其中也甚有樂趣。於是有了一點點古文的根底,更重要的,是對古文感到親切,毫無抗拒之心。有一天在爸爸的書架上找到一本《初刻拍案驚奇》,本來對此書名全然不知所謂,但一翻之下,發覺原來是中國數百年前的一本短篇小說集,雖然文字用詞等與今天的白話文頗有分別,但未去到一般「古文」的簡約精練程度,尚大致能明白。於是細讀,內容奇情曲折,繽紛燦爛,再也放不下來,如獲至寶。之後接着看《西遊記》、《水滸傳》等,像是進入了中國古典文學的迪士尼樂園,流連忘返。若非當初教我數篇古文的老師,帶我去到這樂園的門口,讓我稍窺堂奧,我哪能有此樂趣?

老師們之所以會投入教育專業,定必有教育下一代的理想及熱情,但受到制度的束縛,往往難以施展出來。「教育生產線」上設有品質檢定制度,是為「考試」;對老師的工作,也有另一套質檢,務求教學素質劃一,各人皆按章工作。除了政府教育部門虎視眈眈,家長也功利掛帥,對考試取分無助的東西,請老師別操心。本來,教育部門審訂的教材,歸根結柢,全都是來自浩瀚的知識大海,其中充盈着寶物;但為了大量生產,選擇偏向主觀,像是帶頭引領學生做盲人摸象的作業,不但以偏蓋全,更因為有「考試」這人造關卡,令學生們要「摸」的地方更集中;「課外」的東西,也就是「考試試卷以外」的東西,不須理會。

藥廠好比是制訂教材的政府部門,在浩瀚的學者論文中,主觀地作挑選,造出來的藥,佔這些研究成果極小部分;醫生縱是「醫者父母心」,也難免為制度所囿,走不出「以成藥處方」的狹窄範圍。我們可沒有束縛,為了自己的健康,大可跳出框框,在全世界的科研論文中尋寶,吃一些專家推薦的補健食品。


HKEJ 27/9/08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