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

給死亡「解釋掉」是自欺!


2011年7月29日


每當有名人如Amy Winehouse之類猝死或暴斃,傳媒、評論家乃至普羅大眾,第一句便會問:為什麼?占飛反而會問:為什麼結束生命要有個理由,而賦予生命卻不需要解釋?你有沒有聽過記者問剛誕下孩子的父母:你們為什麼要生孩子?孩子會有個有意義、快樂的人生嗎?孩子對社會對世界會有貢獻嗎?
為什麼我們對死亡總要查根究底?不單要問原因(cause):是病死抑或死於意外?是人為抑或死於自然?還要問理由(reason):病死的,為什麼會生病?意外死的,哪意外是天災還是人禍?若是自殺,我們會更好奇——好好的,為什麼要死?
卡謬說,人生最重要的問題是:為什麼人不自殺?海德格說,人害怕死亡,每想到死亡便會產生存在的焦慮(existential anguish)。為了消除這焦慮,人往往採取一些不真誠(inauthentic)的策略,例如埋頭在日常生活的營營役役(triviality)裏,忘記死亡;假設自己不會隨時死亡而計劃將來;年紀老邁仍然不肯立遺囑等等,以為自己不想和不談死亡,死亡這個不速之客便不會那麼快到訪。這些策略的最大功能,是將死亡的知覺 (awareness),由意識驅逐到潛意識的層面。
成功人士為何要死
人生的弔詭在於:一方面,沒有死亡,人生便失去意義。一齣永無結局的戲,怎會是好戲?另一方面,我們卻要「當自己會永生的活下去」(We must live as if we will live forever)。
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每日總會有死亡事故。死亡的新聞令人瞿然驚覺死亡就在彎角,因而不安,尤其是名人的死亡。因為我們一貫認為,成功便可以擁有一切——包括名、利、欲望的滿足乃至幸福。哪成功人士為什麼要死呢?
死人不會說話,無法解釋。沒有解釋,就很易挑起每個人心底裏潛藏存在的焦慮。傳媒要消除讀者的焦慮,便出盡辦法提供一個容易理解(comprehensible)的理由,以便讀者釋懷。假如死的是老人家,便可解釋為:人老了,機能衰退,就會死亡——這種死亡就像春去冬來般自然,大自然的規律無論如何殘忍,我們都能心安理得的接受。甚至「久病厭世」也是個好理由。好的意思是,減輕死亡對我們的心理衝擊。
最重要是有理由
病死,尤其是突如其來、無迹可尋的絕症——如癌症、心臟病等,卻仍可以令人不安,事關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也會患上同樣的絕症!於是傳媒會從那人的生活習慣,如是否吸煙、酗酒、濫藥、暴食、縱慾……等等,試圖解釋他為何患上絕症。
自殺就找其他理由:如學業或事業失敗、失婚、失戀……到頭來,什麼理由都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有個理由。何況,人已死了,以上是不是真正的理由,永遠沒有答案。有了理由,死亡就可以變成物理現象——就像海底地震,必會帶來海嘯。這樣便可以不用直面死亡,也不用由別人的死亡想到自己的死亡。這樣硬要給死亡一個理由、把死亡「解釋掉」(explain away),當然是自欺。傳媒就是這樣天天幫讀者自欺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