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

贏在起跑線 好心做壞事


2012年3月5日


今時今日,養兒育女已變質成一種打崩頭的體育運動,你不想做loser,就不要讓你的孩子做under-achiever。於是,「唔輸得」的父母,抱破釜沉舟的決心,勢要將子女訓練成才。結果,子女比他們的父母更忙碌和有更多appointment,日程安排得「超緊密」的孩子(the overscheduled child)應運而生,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代表性人物。
其實早在三十年前,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艾堅(David Elkind)已在《趕時間的孩子》(The Hurried Child)一書指出,現代社會百病叢生,跟父母要他們的孩子成長得太快和太早(too-fast-too-soon)大有關係。艾堅認為,你拿走小朋友的童年,他們就大有可能成為問題兒童。吸毒、濫藥、躁鬱、荒廢學業、校園欺凌、盜竊,往往是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。
揠苗助長
這本書在美國至今已賣出超過六十萬本,艾堅亦成為自冼樸醫生(Dr. Spock)以後,美國的首席養兒育女權威。今年八十四歲的艾堅筆耕不斷,五年前出版了一本《遊戲力量:學習貴乎自然》(The Power of Play: Learning What Comes Naturally),香港的家長應該找來細讀。
顧名思義,此書講的是遊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。很多家長為了要幫孩子「贏在起跑線」,不惜硬起心腸對他們大力催谷,要他們停不了地學習。艾堅認為這是好心做壞事,只會剝削,甚至剝奪孩子遊戲的權利;而遊戲──讓孩子充分發揮創意和想像力的遊戲──正是孩子最有效的學習方式。所以,父母為孩子提供理想的遊戲環境和足夠的遊戲機會,並且盡可能與他們一起玩,就是為孩子在學業和社會上取得成功做的最好準備。
當然,這未必是養兒育女的傳統智慧。本來,中國與西方都有哲人和大學問家是遊戲的「粉絲」。例如西方美學家康德(Kant)、席勒(Schiller)等倡導「遊戲說」,認為藝術起源於遊戲。席勒說:「只有人在充分意義上是人的時候,他才遊戲;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,他才是完整的人。」
玩物喪志
英雄所見略同,與亞里士多德齊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(Heraclitus)也認為,人如果有孩子遊戲時候的認真,便真正能夠做到心意合一(Man is most nearly himself when he achieves the seriousness of children at play)。中國的哲學大師莊子也有「遊戲」的觀念,在他的心目中,遊戲是一種娛樂,而發自內心的「自戲」或自樂,才是至樂。
然而中西方有關遊戲的民間智慧和社會價值卻大不相同。西方人深信「只會用功不玩耍,聰明孩子也變傻」(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a dull Jack)。一般而言,中國人對遊戲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成見。作為一種活動,遊戲被視為與工作對立﹔作為一種態度,遊戲被認為是認真的相反。我們耳熟能詳,由細聽到大的「玩世不恭」、「玩物喪志」和「勤有功,戲無益」,全是對遊戲的中傷和抹黑。

沒有留言: